上市银行ESG报告信披质量持续提升 “第二张财报”投资参考性待加强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熊 悦   截至目前,已有28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2024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或社会责...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熊 悦

  截至目前,已有28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2024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或社会责任暨ESG报告,这些报告被市场统称为“ESG报告”。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高质量的ESG报告对上市银行有多重积极影响,包括提升市场估值、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全球投资者、降低融资成本等。

  据记者梳理,在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相关披露规则后,上市银行披露的2024年ESG报告内容明显“变厚”,质量持续提升。但与此同时,部分上市银行ESG报告还存在定性指标多而定量指标少、可对比性不强、对投资者的参考价值有待提升等问题。多位受访人士表示,这一现象背后有多重深层次原因,随着监管制度的持续完善,ESG报告有望更好地发挥其“第二张财报”的作用。

  ESG报告内容更为丰富

  今年1月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此前(2024年4月份),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已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随着《指南》的正式发布,以《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初步形成。

  其中,《指引》要求,上证180、科创50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其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截至目前,上证180指数样本公司中,共有18家银行,其中部分银行已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此外,一些非样本上市银行也自愿披露了ESG报告,综合计算,合计已有28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ESG报告。

  从整体来看,上市银行ESG报告披露质量持续提升,这体现在多个维度。

  从“信息量”来看,上市银行ESG报告内容普遍持续扩充。以国有大行为例,据记者梳理,6家国有大行首次公开披露的ESG报告,平均页数约60页,今年国有大行发布的ESG报告平均页数已超过130页,不仅增加了很多增量信息,还增加了不少可视化图表等。

  从披露框架来看,上市银行ESG报告也普遍按照“环境篇”“社会篇”“治理篇”三大框架披露。部分银行也在这三大框架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篇”“发展篇”等章节,进一步丰富了披露内容。

  从披露质量来看,部分上市银行的ESG报告评级明显提高。明晟(MSCI)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评级结果显示,被纳入MSCI评级的28家上市银行中,4家银行的评级提升为AAA级(4家银行全部在上述已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的28家A股上市银行当中)。同时,一些银行在ESG报告中还加入了第三方鉴证报告等内容。这都显示出,上市银行的ESG治理和信息披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近年来趋势看,银行ESG披露主动性持续加强,信息披露范围和深度有所提升,部分银行也尝试借助ESG实践提升竞争力与吸引力,确实为品牌建设和投资价值提升注入了积极因素。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中心联合主任、研究员包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上市银行ESG信息披露正处于从“合规披露”向“价值驱动”转变的关键阶段。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随着ESG理念在资本市场的持续渗透,投资者日益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从品牌声誉角度看,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银行塑造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形象。同时,ESG理念也逐步推动银行内部文化与品牌内涵的融合,成为构建可持续发展品牌的重要抓手。

  标准化仍有提升空间

  尽管上市银行ESG报告质量在持续提升,但受制于多重因素,报告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性仍有待提高,这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可定量描述的指标用定性描述,投资者难以知晓公司具体的ESG治理情况。例如,有的上市银行将气候相关风险对财务的影响表述为“不良资产率上升”“收入下降”“运营成本增加”,但没有具体量化数值。类似的表述还有“风险可控”“影响有限”,表述较为模糊、笼统。

  其二,重点指标可比性弱。例如,同样是环境维度下绿色信贷余额披露,有的银行采用的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口径,有的银行采用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口径,投资者无法知晓某项指标在行业中的横向排名。

  其三,有大量“个性化”指标,投资者难以准确理解其参考价值。目前上市银行披露的ESG报告侧重点各不相同,且每个大议题下的子议题差异也很大。相比之下,上市银行在年报、季报中披露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一目了然,投资者可清晰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

  就当前上市银行ESG披露现状,曾刚坦言,目前我国上市银行ESG报告实际效果受到多方面限制,功能实现有限。主要障碍在于:一是报告披露规范性不强,标准不统一、定量数据缺乏、可比性和完整性不足,难以为投资者提供有力、权威的决策参考;二是国内外ESG评级体系差异大,缺乏公认的本土标准,导致各类报告和评级结果公信力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市场认可度和投资者信心;三是银行自身ESG治理基础有待加强,绿色金融和责任投资面临回报周期长、数据碎片化、整合难等实际挑战,影响了ESG成效的真实体现和外部传播。

  曾刚表示,在这一背景下,当前上市银行ESG报告对投资价值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更多停留在“表层展示”和“政策响应”层面,远未形成具有战略价值和市场公信力的“第二张财报”。要真正实现其功能,还需提升披露规范性,完善评级体系,加强治理水平和技术支撑。

  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看,我国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在加速推进,但制度建设时间尚短,一些细分行业规范仍待加强。比如,《指引》《指南》为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提供了参考框架,但由于不同行业披露的ESG信息差异较大,规则尚难以细化到每个行业。

  除制度环境之外,银行机构业务本身的复杂性、不同银行经营的差异性、各银行信息披露的主动性也存在差异,共同造成了上市银行ESG治理及信息披露报告的巨大差异。香港大学赛马会环球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何国俊向记者表示,上市银行的业务结构复杂,覆盖行业和客户广泛,涉及大量ESG相关数据,信息来源分散。这类机构的ESG信息披露工作本身难度就比较大。加之难以有效评估ESG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银行机构信息披露的内生动力并不强。

  ESG报告披露不完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上市银行在践行ESG理念时存在诸多阻力。曾刚认为,上市银行在经营层面践行ESG理念时,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绿色金融与责任投资动力不足,绿色信贷、ESG投资回报周期长,与银行追求短期业绩的压力存在矛盾,导致银行积极性有限;二是内部治理与战略融合不深,一些银行将ESG作为合规任务,未真正融入公司战略与文化,部门协作和评价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三是ESG风险管理和数据基础薄弱,银行缺乏系统的ESG风险评估、绿色资产识别和跟踪机制,难以及时发现和管控相关风险,同时,客户及供应链的ESG信息收集和整合难度大。

  由于ESG报告披露的复杂性,国外银行也出现了类似的披露难题。据惠誉常青可持续评估有限公司董事刘虹兰介绍,从境外银行ESG信息披露实践来看,不同银行发布的ESG信息质量水平也参差不齐。

  鉴于当前上市银行ESG报告披露现状,部分银行股个人投资者向记者坦言,ESG报告内容庞杂,自己在评估银行股投资价值时,重点还是看年报和季报,几乎不去研究ESG报告。

  多维度提升ESG信披质量

  随着全球ESG监管趋严以及资本市场对ESG报告的关注度上升,优化ESG信披质量逐渐成为上市银行的“必答题”。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应高度重视与ESG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因为银行是经营信用的金融企业,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信息披露工作,还可能会影响公众、市场对银行的信心和信任。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在该行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ESG不是只出钱没收益,只要你参与,就一定有收获。”

  部分头部银行的成功尝试也具有参考价值。建设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李建江表示,建设银行有效的做法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在治理上,持续完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体系,明确董事会管理层ESG的相关职责分工,构建起高效协同的ESG长效工作机制;在环境上,深入做好绿色金融的大文章,建立绿色发展的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集团金融的多牌照优势,强化绿色金融的产品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发展;在社会上,积极地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达范围,推动普惠金融拓面下沉,满足各类金融需求;在信息披露方面,密切跟进ESG领域最新的监管要求和行业动向,努力以国际化、市场化的语言来呈现建设银行自身的ESG工作成效,满足利益相关方对建设银行ESG信息的诉求。

  就完善上市银行ESG信息披露,曾刚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统一披露标准和框架,建议监管部门出台针对银行业的ESG信息披露指南,明确披露指标及方法,推动行业内部可比性;二是增加定量信息与第三方鉴证;三是加快本土化ESG评级体系建设,建议行业协会牵头推进符合中国实际的ESG评级模型,提升标准公信力;四是提升数据治理和技术支持,银行应加强ESG数据整合,搭建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数据采集和分析水平。

  最后,多位受访人士普遍认为,银行机构应将ESG理念纳入银行发展战略,建立高层主导、全员参与的治理体系与激励机制,让ESG成为经营核心之一。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延长激励考核周期,给予绿色业务更多资源与耐心。完善ESG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识别与监控。强化科技赋能,打造高效的ESG数据平台,提升客户及全链条ESG数据采集、分析、决策能力。这些措施有助于银行将ESG理念从“表态”落到“实处”,推动银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自作者[千萍]投稿,不代表酷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osku.vip/twkp/2025sop04-16107.html

(10)

文章推荐

  • 服装生意在哪里进货最便宜?

    网上科普有关“服装生意在哪里进货最便宜?”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服装生意在哪里进货最便宜?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是在广州和虎门,这里是全国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批发中心。其次是杭州、武汉、北京。北京的动物园南门是中国北

    2025年01月27日
    818
  • 电信人工服务电话是多少(湖北电信开通人工智能业务咨询热线)

    “想问一下,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数字人?”“我是中小企业单位代表,部署热门的DeepSeek会有什么作用?能够免费体验一下吗?”日前,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开通10009人工智能业务咨询热线,电信专家在线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专业化AI咨询服务。如何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联结千行百业、融入百姓生活?湖北电信以实

    2025年03月20日
    19
  • 17例跨省确诊病例与北京有关17例跨省确诊病例与北京有关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7例跨省确诊病例与北京有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17例跨省确诊病例与北京有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北京何时恢复正常出京不要48小时核酸,何时恢复跨省旅游?一、2021北京进出京最新规定9月(一)北京进京最新规定9月1.低风险地区

    2025年03月23日
    25
  • 半导体领衔拉升,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520)涨近2%,机构看好这三个方向!

      今日(3月27日)半导体涨势如虹,截至发稿,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涨幅前10大成份股中,半导体行业个股占据7席,其中,力合微涨超10%,芯原股份涨逾9%,安路科技、晶晨股份等个股跟涨。   热门ETF方面,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的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589

    2025年03月27日
    17
  • 31省新增本土37例31省新增本土37例河北33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1省新增本土37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31省新增本土37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6月19日,31省市新增本土病例23例,其中北京报告22例新冠确诊,目前情况如何?自武汉解封后,虽然全国疫情整体已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部分地区疫情反

    2025年03月28日
    20
  • 千亿AI巨头又多一家!马斯克宣布xAI收购X 估值合计1130亿美元

    财联社3月29日讯(编辑史正丞)北京时间周六清晨,世界首富马斯克发帖宣布,他两年前创办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已经收购了他3年前买下的X平台(原推特)。根据声明,这次合并为全换股交易。对xAI的估值为800亿美元,同时对X的估值为330亿美元。不过X平台还有120亿美元的债务,所以xAI整笔交易

    2025年03月29日
    17
  • “稳楼市”再加力:房票制扩围激活旧改市场

      本报记者陈潇  “拆迁改造不要安置房,要房票。”近期,在多个城市的拆迁安置过程中,房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  与传统的实物安置不同,手持房票,居民可直接在各地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售楼处购置新房,省去了安置房建设漫长的等待期。眼下,这一政策正在各地迅速落地。有的地区居民手持房票连夜选购房屋,带

    2025年04月17日
    12
  • 枳道(天空中的政治为什么古人相信观天象而知人事)

    前者是一种政治文化,后者则是一种关于人命运的选择术。而本文要重点关注的,则是这一与政治相关的天文星占学。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读到海麟的大作《五星聚:星象中的天命转移与王朝盛衰》。五星聚于某处是古代天命承转最重要的天文星象,海麟在书中讲了商周之变的天象,汉唐宋朝代更迭的五星聚,以天文星象为线索,以政治

    2025年04月22日
    14
  • 拒绝单休被斥下等人拒绝单休被斥下等人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拒绝单休被斥下等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拒绝单休被斥下等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为什么有的人不接受单休?有的人不接受单休这是因为单休制度虽然每周有一天可以自由支配,但是一周工作6天的体制下,从长期看来工作压力大,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025年04月24日
    18
  • 日本东证指数连涨7日 收于八个月高点 通胀数据提振银行股

      日本股市东证股价指数周五收于八个月高点,通胀数据高于预期,银行股上涨,但受对美国关税影响的担忧拖累,涨幅在收盘前回吐大半。  东证股价指数上涨0.29%,收于2804.16点,创2024年7月23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并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上涨,创下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长连涨纪录。该指数在盘初一

    2025年03月21日
    1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千萍
    千萍 2025年04月27日

    我是酷展号的签约作者“千萍”!

  • 千萍
    千萍 2025年04月27日

    希望本篇文章《上市银行ESG报告信披质量持续提升 “第二张财报”投资参考性待加强》能对你有所帮助!

  • 千萍
    千萍 2025年04月27日

    本站[酷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千萍
    千萍 2025年04月27日

    本文概览: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报记者 苏向杲 熊 悦   截至目前,已有28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了2024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或社会责...

    联系我们

    邮件:酷展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