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融合的当下,算力已成为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5年4月26日,在第二届农业生物表型组学研讨会上,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样板点面向全国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助力行业新发展,让更多科研领域专家深入了解样板点情况,4月27日“算力赋能科研创新技术研讨会暨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样板点现场会”在华中农业大学正式举办,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知名985高校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参观了“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样板点”,研讨如何利用算力推动科研升级,支持国家“教育科研数智化发展”战略。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付军在致辞中谈到教育数字化开辟了教育新赛道,塑造了发展新优势。华农与华为落实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科研高性能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应用、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研讨会议旨在凝聚兄弟高校和合作伙伴的智慧,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开创算力赋能科研创新的新局面。
华为鲲鹏计算业务副总裁张华在致辞中指出,算力在推动科研创新和数智化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鲲鹏助力多个科研机构构建算力平台,缩短数据处理周期,提升系统性能,完成软件适配,支撑科研工作。未来,鲲鹏将聚焦技术突破、行业深耕和深化合作,助力国家“教育科研数智化发展”战略,将算力转化为科研创新的软实力,为科研事业注入新活力。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熊盛武在“计算趋势洞察,全域协同创新”主题演讲中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推动产业和科研的迅速创新,交叉学科人才、AI技术的发展路径、科研范式的转变以及DeepSeek大模型已经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和趋势。
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技术负责人刘浩在分享中提到,基因测序成本的降低,促进了生物信息在科研和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华农与华为合作,建立了校级算力平台,已适配330款生信软件,并通过培训、软件性能优化、软件预部署等措施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提升平台使用率。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工程师赵琨在演讲中,总结了本校信息技术中心基于本地化DeepSeek应用在不同场景的情况,包括AI节点、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并发用户数、系统吞吐量等技术细节,介绍了DeepSeek在高性能计算助手、建安助手、办事导航、财务助手、WPS、企业微信、办公、招生等管理服务中的潜在价值。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算力已成为推动科研创新的核心动力。在科研使能计划合作发布仪式上,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郑金水、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别丽华、华为湖北政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杨莉、华为湖北政企计算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刘彦峰共同出席,见证华中农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科研使能计划”,该计划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科研资源与技术平台方面的优势,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撑和创新平台。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科研创新”演讲中,北京大学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龙汀汀介绍了依托SCOW和鹤思系统的集群系统,实现了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的融合,支持多种科研任务。同时,该集群对校内科研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武汉大学算力中心负责人洪正国分享了基于鲲鹏架构的集群系统,已经基于鲲鹏架构完成了多种业务软件的测试与验证。此外,武汉大学算力中心还基于昇腾架构进行了DeepSeek满血版大模型部署测试,积极探索构建自主创新的AI智能体。
在“计算平台从西方生态向东方生态演进的最佳实践”主题演讲中,河南昆仑技术有限公司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规划总监张会光表示,当前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高性能计算领域正经历着由西方生态向东方自主生态的演进。结合自主创新的高性能计算集群应用生态的实践经验,昆仑技术围绕鲲鹏+昇腾根技术路线不断提升安全可信能力的构建、应用生态的迁移、性能调优等多方面能力,推动自主创新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展望未来,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算力赋能的科研创新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将作为科研创新的加速器,将推动更多科研项目实现突破,为国家的教育科研数智化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作者[新秒]投稿,不代表酷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osku.vip/shenghe/2025sop04-1772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酷展号的签约作者“新秒”!
希望本篇文章《算力重塑农业科研生态——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样板点现场会成功举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酷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加速融合的当下,算力已成为推动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25年4月26日,在第二届农业生物表型组学研讨会上,华中农业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样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