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群臣为什么反对万历皇帝收矿税,在古代收矿税的做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可以明确的是,朝廷适当地对开采的矿山收取矿税充实赋税来源是正当合法的。古代中国长期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除了宋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商业税收占比较高外,其余朝代为维系王朝统治,稳固统治基础,大多严格实施海禁,严格限制和控制工商业和采矿业发展。具体说到明朝,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身,对工商业和采矿业这种不直接从事生产劳作的行业相对轻视,朝廷对采矿业控制比较紧。朝廷的主要税赋还是来自农业税,但在张居正“万历新政”之前,多以实物缴纳,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朝中叶,原来严格的矿禁逐渐放松,各省很快出现了许多私人开采的矿山。在万历皇帝中后期,万历皇帝耗光了张居正手上原来丰盈的国库,再加上“万历三大征”,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和两次抗日援朝都耗费了大量军费,再加上万历中后期北京皇宫乾清宫和坤宁宫等宫殿接连毁于火灾,修复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银两。而此时户部财政已然捉襟见肘,拿不出来太仓银。于是,万历皇帝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省份的私人矿山。
接下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群臣之所以反对万历皇帝征收矿税,既有出于公心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与科举出身的大臣内心的两面性密不可分。归纳下来,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是征收得来的矿税流向了皇帝的内库,万历皇帝向南方多省派出了征税太监,所得矿税没有上缴户部太仓,而是充作了皇帝的内库,也就是小金库。这当然激起了对国库空虚感到不满的大臣们的抗议和反对。
二是派驻征税太监在各省肆意妄为,横征暴敛,激发了民愤。由于征税太监对当地有较大的自主权,很多太监借机勒索敲诈,他们可能随便指了一套房子,就说下面有矿山,需要征收,迫使对方破财消灾,此外,太监们也借机贪腐应上缴的矿税。有数据显示,万历20多年征收的矿税不过600多万两,仅抗日援朝就耗费700多万两,相当一部分钱都被层层贪腐了。
三是征收矿税触及了大臣特别是东林党人的切身利益。科举出身的文人既有对崇高道德有追求,又会利用一切机会贪腐,具有两面性。私人开矿要顺利稳妥,必然要笼络当地官员进而打点京官们,甚至有些矿山本来就是由各级官员开设的,万历皇帝派出太监征税,大臣往往以与民争利为由反对,其实自己大都心里有“小九九”,征税也触及了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首先,矿税的开端是在万历二十四年,这一年宫中遭遇大火,乾清宫和坤宁宫先后毁于火灾,次年皇极殿、建极殿和中极殿又再次焚烧殆尽,同时播州和朝鲜也是兵祸连结。宫殿需要修缮,军费支出庞大,而太仓国库空虚,户部束手无策,所以需要额外增加税源。本来采矿在明朝是官府垄断的行业,但到了明朝中叶之后,矿禁逐渐松动,民间有不少私人的采矿产业,于是万历皇帝就打起了矿税的主意,开始征收矿税。
其次,关于内帑,明朝皇帝一直以来都有个喜好,那就是"爱财",甚至是极端的爱财,虽然皇帝号称富有四海。内帑即小金库,属于皇帝的私有财产。这些钱主要用来供皇帝挥霍,享受之用。以万历为典型代表,即使国库空虚,急需用钱也不舍得动用自己的小金库。
本来呢,在农业税之外另外开辟税源,征收商业税,合情合理。群臣为什么反对呢?
1、在征税的方式上,万历直接委派太监到各地征收,而且收入也不进入国家财政,而是进入万历皇帝的小金库。我们都知道古代实行的太监制度非常残酷,对太监造成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使得他们都有些"变态",爱财、贪权、无情。据史料记载,这些矿监有时候根本不看你是否真的有矿,就开始向人征收矿税,通常会随意找到一个人,然后"指其屋而挟之曰:彼有矿!则家立破矣。" 因为这意味着你将要缴纳大额的矿税,而这金额之大能让一个中产家庭瞬间破产,所以在这些矿监的胡作非为之下,很多百姓破产,沦为赤贫阶级。同样,"偷税漏税"也成了威吓和勒索无辜百姓的一种伎俩,这些税使们看到做小生意的人就会说"彼漏税!" 而一旦被指责为漏税,就要补偿高额的税收乃至罚款,甚至会遭到牢狱之灾,一般的百姓家庭无法承受。所以矿监在事实上对矿税大业造成严重的损害,声名狼藉!
2、群臣本身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反对。明太祖朱元璋痛恨贪官,给官员的工资极低,低到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又想马儿跑,又不给吃草。明朝是禁止采矿的,那就只能偷偷开采。既然见不得光,必须有官府的保护,有官员罩着。矿业就成了官僚集团灰色或者黑色收入来源,万历对矿业征税,则官员利益受损,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所以在反对矿税这件事上,东林党、奸党居然出奇的一致,也就不奇怪了!明朝中后期的许多官员本身就是超级富豪,遇事难免会先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徐阶为例,子弟横行乡里,田产多达二十四万亩,试想这些巨额财富从何而来,正常积累来的么?
徐阶
3、我们来看看征税的实际效果,二十余年的矿税征收,各地矿监前后上缴矿税不到600万两,而《明史》所记载的万历援朝战争就糜费700万余两,所以说矿税对晚明国家财政的纾缓并无显著作用,但实际危害却遍布史书。为何呢?到明代中后期,各地官员早已腐败透顶,真实的数字肯定远不止这600万,绝大部分都到个人的腰包了。以《大明王朝1566》中的情节为例,明太祖、明成祖时,盐税都有千万两之巨,往后就越来越少了,嘉靖后期就100多万两了。是减产了么,当然不是,都被各级官员上下其手贪污了。
嘉靖
综上,我认为万历征税没错,既然禁不了就该征税。特别是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急需开源。但税该归国库,不归个人小金库。由官僚系统去征税,而不是由太监去征。官僚腐败,可以派太监去巡视监督。如何避免腐败,政治清明等等这些个问题就太大了,能解决明朝也不会那么快灭亡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酷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osku.vip/dqbk/2025sop04-170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酷展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酷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财政部长谈关税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群臣为什么反对万历皇帝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