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移动号码(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

用户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系统“黑箱”的维权拉锯战从未停歇。今年1月,钟艺突然发现名下多出一张“幽灵”电信卡,自己并不知晓也未曾用过,但却为此交费八年多。为追讨损失,她与成都电信、监...

用户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系统“黑箱”的维权拉锯战从未停歇。

今年1月,钟艺突然发现名下多出一张“幽灵”电信卡,自己并不知晓也未曾用过,但却为此交费八年多。为追讨损失,她与成都电信、监管部门展开一场维权拉锯战,经过100多个电话的沟通,分两次拿回了约980元的退费。

用户遇“天降”电话卡概率多大?受访通信专家表示,理论上运营商违规开卡的可能性较小,但不完全排除是个别员工所为的可能。

这种系统“黑箱”操作在流量计费领域同样存在。张洁遭遇的“流量罗生门”颇具代表性:其手机终端显示副卡零流量消耗,湖南移动系统却持续扣除套餐外流量费。

从“幽灵号码”到“影子流量”,本质都是电信服务数据黑箱对消费者权益的侵蚀。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运营商系统单方掌握全量服务数据,客观上形成了举证能力的不对等。“运营商很容易提供这些信息,也应当采用技术手段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渠道。”上述专家还提示,运营商的不知情服务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财产安全权。

━━━━━

“天降”电话卡

有电信用户遭“幽灵号码”被扣费超八年

今年2月,谢南前往浙江杭州的中国移动(钱江世纪城民和路营业厅)办理业务时,得知名下多出7张电话卡的历史欠费,一共248.93元。他表示,其中有5张电话卡自己并不知情。

谢南咨询过中国移动电话客服这5张卡的来历,而上述客服表示这5张卡已不在其名下。中国移动(钱江世纪城民和路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谢南,这些卡可能是他在网上填写过个人信息,遭到他人盗用信息办理的,并表示查询不到开卡时间与号码归属地。

为了不影响自己办理业务,谢南向上述营业厅付清了上述欠款,但他仍对这5张卡及背后的欠费表示质疑,“卡不是我主动开的”。他要求移动退费,但移动电话客服却表示收费合理,拒绝退款。

协商无望,谢南遂将此事投诉到浙里办、黑猫投诉等平台。整个维权过程他与移动电话客服沟通了20余次,才拿回全部退款。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谢南名下7张电话卡欠费账单,历史欠费、滞纳金和通信服务违约金共计248.93元。受访者供图

3月18日,记者从前述营业厅工作人员处得到证实,谢南不知情的5张电话卡有3张已查询不到。她还表示,如果是销户前产生的欠费,经过用户缴费,一般这个号码就没有了,并且如果是在平台上查不到某个号码,任何有关该号码的信息都查不到。

“天降”欠费电话卡同样困扰着王刚,他因名下多出一个欠费10元左右的移动号无法办新卡。该号码归属河南安阳,但王刚住在成都,他表示自己没去过安阳,也没在网上办过安阳的电话卡。他想注销此号码,营业厅工作人员却告知需缴纳欠款。

王刚认为自己不该承担这笔费用。一位自称在河南移动工作的人联系他称,填写两份文件可免缴费用。这两份文件要求填写人承担这张卡所涉违规违法行为责任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责任风险。“我签了字就相当于移动撇净责任、甩锅。如果这张卡是诈骗分子在用,出了问题谁来承担?”王刚暂且搁置了争议。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一位自称在河南移动工作的人要求王刚签署两份协议。受访者供图

“天降”电话卡,成为手机账单里的“寄生虫”。今年1月,钟艺办理中国电信宽带拆机时才知道自己名下多出一张副卡,还为此交了8年多约980元的费用。

“营业厅的人说(这张卡)当时忘记给我了,还让我签保密协议就当没有这回事,这张卡扣了多少费用就补我多少,然后把卡注销掉。”钟艺说,但她没同意该方案。

后来她查到这张副卡的完整号码,才知道它开通于2016年。营业厅工作人员称,卡是钟艺本人签字办理的。但“2016年我都不在成都”,钟艺称这张卡并非自愿开通,要求营业厅提供开卡时的录音录像及合同,对方却表示“年代久远无法找到”。

为讨要说法,钟艺向工信部、市长信箱、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局、12345等部门或热线投诉此事,经过100多个电话的沟通,她分两次拿回了约980元的退费。经由此事,她表示不再信任中国电信,补上这一“天降副卡”的实体卡后携号转网了。

多位受访者表示,自己到线下营业厅办理业务时才知道多出“挂名”电话卡,但几乎都不是自己开的卡。甚至有江苏联通用户刚得知自己多出一个电话号码时就背上了320多元的欠费。

“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用户本人不知情的收费是否合理?

贝壳财经记者根据采访对象提供的号码归属地或业务办理所在地,拨打了浙江移动、河南移动、四川电信、江苏联通电话客服热线。各地说法不一,但基本统一的说法是办理手机号需提供本人身份信息,激活手机号需人脸识别,未激活的电话卡不会扣话费。四川电信客服强调,未激活的号码用不了,更谈不上欠费。江苏联通客服则表示,不激活的话,手机号7至15天后自动销户。

━━━━━

流量“罗生门”

移动用户未使用流量却遭扣费 中国电信用户遇上公海与陆地两套漫游标准

从国内“隐身扣费”到国际漫游资费黑洞,部分用户又陷流量“罗生门”。

3月3日,家住湖南的张洁收到一条移动的短信:您本月已产生套餐外流量费用10元。她表示,印象中近半年来每个月都会收到类似短信。

移动号码是张洁的副号,使用着8元的保号套餐。在她印象中,自己几乎不会主动使用该号码的流量。移动电话客服回复她称,上述套餐外流量可能是因为手机在主号数据(信号)不好的情况下,自动跳转了副号的流量。

“我不太相信这个说法。”张洁说。当天,她通过手机数据看到,本月及上月,副号的已用蜂窝数据都显示为0字节。协商后,移动退给她60多元费用,并关闭了该号码的上网功能。

多位受访者表示,自己手机关闭蜂窝数据后,或在手机显示号码蜂窝数据为0的情况下仍产生了额外的流量费。这类受访者大多使用着8元保号套餐,或有着将该号码作为副号使用的习惯。其中一位移动用户仅一个月就扣了120元,“移动表示这笔费用是因为超出了套餐流量,按照5元/G扣费”,而自己的套餐本身包含10G国内通用流量。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张洁手机显示本月及上月副卡零消耗蜂窝数据,移动却产生套餐外流量费用10元。受访者供图

多位受访者虽成功退费,但并不认可运营商对流量统计的解释。

他们认为,自己使用流量的可能性很低,运营商仅通过后台数据就单方面认定自己使用了流量。另外,有受访者反映,运营商客服并未在协商过程中主动说明或提供流量具体使用情况。而目前,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的App(应用程序)内都可查询一定的流量使用情况,包括已用多少流量、剩余多少流量等,还支持查询近6个月流量使用情况。中国电信客服还表示,北京电信用户,除App外,还可在北京电信、中国电信营业厅官方网站查询流量使用情况。

受访通信专家表示,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流量统计的确可能存在差距。“但不会差特别多”,中国通信行业观察者项立刚说。

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看,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消费者相对更难举证自己使用了多少流量,经营者明显具有优势地位,举证更容易。当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时,经营者有责任作出明确答复,告知消费者相关消费信息,包括哪一天使用流量,使用多少流量,哪些原因造成流量使用等。“运营商很容易提供这些信息,也应当采用技术手段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渠道。”陈音江说。

中国电信用户姚远去一趟越南回来,背上了超五百元的漫游费。

2024年10月19日,去越南旅游前,姚远在上海昌林路的中国电信营业厅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收到短信为“流量每日25元封顶”。

出国后,中国电信不断发送“本月国际/港澳台数据漫游费用累计”的短信,直到24日,姚远所累计数据漫游费用已超500元,话费欠了将近300元。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图1是流量每日25元封顶的短信,图2是24日国际漫游费用累计超500元,图3是查询的2024年10月话费账单。

姚远认为,即便是按照一天封顶25元的算法,自己也难以产生超500元的流量费。她联系了中国电信电话客服,并透露期间自己曾在公海上乘坐邮轮,但“记得那时手机开了飞行模式”。不过中国电信电话客服回复她称,从后台数据来看,姚远的确使用了流量,所以才产生扣费,并且在邮轮上,漫游费是“一天85元封顶”。

姚远不认可这一解释,要求继续协商解决。她表示,办理漫游业务时未曾从中国电信了解到公海邮轮与陆地上的漫游费标准不一致。“他们一直说25元封顶。”姚远表示,她出国前收到的短信未曾明显提示这一信息,也未曾找到中国电信说的出国后发送的相关提示短信。最终,中国电信答应退还423.69元话费,并已到账。

3月12日记者咨询上海电信电话客服后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漫游费不同,只要在越南都是25元封顶,若在公海上使用流量,漫游费可能每兆二三十元。18日记者再度致电上海电信电话客服,对方表示,记得邮轮上这类国际漫游费是10元/兆,无一天85元封顶一说,并且从2024年12月1日起,该方向(以邮轮为代表的公海)停止数据漫游服务。

另外,记者从中国移动、联通电话客服处了解到,移动国际漫游的公海收费标准为9元/3兆,一天90元50兆封顶,而以越南为例的陆地在不办理流量包的情况下是3元/3兆;在不办理流量包的情况下,联通国际漫游在邮轮上的收费标准为0.003元/1KB,而在以越南为例的陆地是一天25元封顶。

但中国电信只通知用户“流量每日25元封顶”,并未告知公海上的流量另有计费标准,这是否属于通知不到位?

对此,陈音江认为,这类信息确实与消费者有利害关系,但“毕竟消费者不是每天都出国”,如果所有与国际漫游有关的信息都要突出,也会影响正常信息告知的效果。他认为,这类信息除了可以在规则中体现,还应当在开始产生具体消费行为(例如跨越边境开始收费时)时进行有效提醒。

━━━━━

不知情“开卡”“扣费” 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财产安全权

如果名下多出“幽灵电话号码”且手里无实体卡,有受访者担心这类不知情号码存在风险,例如电话卡是否进行了二次转售、是否落在犯罪分子手里等。

对此,通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表示,上述电话卡可能会被用于非法目的,从而给用户的信用或商业交易带来隐患,如果还绑定了互联网账号等其他账户,也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陈音江认为,如果消费者确实不知情,是运营商没有履行有效的身份审核义务,存在过错或过失,不应该让消费者承担相关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花钱购买运营商的服务,运营商应当确保消费者的账号安全,不能擅自把别人的收费挂到消费者名下,否则损害了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

“运营商应该主动找出开卡时的录像、指纹等记录证明开卡人身份,并报警立案调查,消费者也应该证明这个卡确实不是自己开的。”陈音江说。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则表示,这类电话卡可以追问开通的实际执行环节是否出现了如冒用身份证等问题。“如果运营商未能尽到合理的身份验证义务,导致用户被他人冒名办理手机卡,可能需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电信业务经营者除了可能承担民事责任之外,还可能受到责令改正、罚款乃至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从工信部要求号码实名制到要求电信企业在实体渠道全面实施人像比对技术措施之间大概间隔6年。工信部要求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该文件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登记和保护电话用户办理入网手续时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工信部还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并要求电信企业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实体渠道全面实施人像比对技术措施。

这期间是否存在钻漏洞的可能?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此前报道,北京移动用户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名下多出4张归属地为吉林的电话卡,其中2张属地为吉林四平。维权期间,一位自称吉林移动的工作人员致电该用户称,这2张电话卡(属地四平)是2015年12月通过线上使用其身份证信息进行登记的,可能是身份证丢失,或在网上注册时被他人盗取了身份证号码。该工作人员还表示,2017年年底后才开始使用人脸识别。最终,自称吉林移动的工作人员再次回复表示,这两张卡业务是2015年代理商办理的。

除不知情开卡外,消费者还可能遇到不知情流量扣费。“如果运营商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导其开通相关业务并扣取费用,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财产安全权,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费。如果运营商故意通过流量造假等方式收费,还可能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运营商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陈音江说。

但受访通信专家认为,运营商流量造假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如个别员工违法违规等理论可能。但马继华也强调,运营商计费系统管理人员跟负责业务的基层员工是隔离的。

━━━━━

管理成本高涨 运营商如何改善服务质量?

即便运营商有身份审核义务,马继华认为,它们在开卡上继续加码的可能性较低。“目前运营商在开卡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已经非常高,如果想继续封堵漏洞,成本更大,效率也会变差,用户在流程上难以接受。”

项立刚透露,基础运营商做认证的终端基本硬件至少也需要2000至3000元,如果算上软件、管理系统等成本会更高。他认为成本高是针对一年办理业务少却要使用专用设备的偏远地区、小镇等地方而言的。

近年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均面临着移动用户增长乏力及传统通信服务收入增速放缓的挑战。

我国移动用户趋于饱和。据财报数据,2021年至2024年,电信的移动出账用户净增数呈下降趋势,分别约为0.21亿户、0.19亿户、0.17亿户、0.17亿户;2022年至2024年,移动的移动出账用户净增数逐年下降,分别约为0.18亿户、0.16亿户、0.13亿户。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近年来,三大基础运营商移动出账用户数量情况统计。

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用户争夺白热化的另一面是这些用户创造的收入增速正在下降。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至2024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及总量增速均逐年下降。具体到移动数据流量业务上,2021年至2024年,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该业务收入增速逐年下降,近两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2019年至2024年,全国电信业务、移动数据流量业务、话音业务统计情况。图片来源:工信部

同时,运营商近年来的营业成本逐年增加,占营业收入比重整体也呈上升趋势。以中国移动为例,2023年中国移动营业成本约为8750亿元,占营业收入86.7%,上一年营业成本约8082亿元,占营业收入86.2%。

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天降”电话卡如何出现?

▲近年来,三大基础运营商营业成本情况统计。

长远来看,运营商面临业务增长压力理应对服务规范要求更高。

运营商应该如何改善服务质量?项立刚认为,发现问题严加查处、有针对性加强管理对运营商来说可能效果更好。

陈音江认为,运营商要提升法律和责任意识,诚信守法经营。例如制定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和收费标准,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严格履行相关信息披露和提示告知义务,同时畅通售后服务和维权渠道,及时妥善解决消费者合理诉求。(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谢南、王刚、钟艺、张洁、姚远均为化名)

(来源:新京报)

本文来自作者[新秋]投稿,不代表酷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iosku.vip/yelw/2025sop04-10227.html

(18)

文章推荐

  • 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网上科普有关“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光照。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说光的强弱对植物的生长有极大的影响,有些植物喜阳性,有些植喜阴性。二:水分。世间有生命的

    2024年12月15日
    98
  • 服装制版原型是怎么分类的

    网上科普有关“服装制版原型是怎么分类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服装制版原型是怎么分类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根据原型的不同内涵,可以将原型分为以下几类1、按覆盖部位的不同分类一件立体购车呢个的服装,需要通过不同的部位缝合而成,这

    2025年01月24日
    768
  • 消息称比亚迪拟大规模落地 1000V 高压超充平台,本月中旬发布

    IT之家3月3日消息,“汽车像素”今日报道,传闻已久的比亚迪1000V高压平台将在今年3月中旬发布,其支持5C以上的超充,在发布后将快速铺开、下放。今年下半年,比亚迪还有望发布集成度更高的纯电架构,预计会进一步提升电驱系统的集成度。1000V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800V”等概

    2025年03月03日
    24
  • 888的真正含义(情侣间5201314888金额转账)

    七夕节到来,又到了情侣之间互赠礼物、发红包以表达爱意的时刻。恋爱时的转账是“你侬我侬”、“甜甜蜜蜜”的表现,而分手后,便成了“秋后算账”、“欠债还钱”。那么,恋爱期间的转账,性质如何认定?分手后能否要回呢?小陈和小郭曾是情侣关系,在恋爱交往过程中,多次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互相转款。之后,

    2025年03月20日
    19
  • 天津高考分数线(475分2024年天津市普通高考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市招生委员会原则上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00%划定本市普通本科(含提前本科批次A、B阶段,普通本科批次A、B阶段)录取控制分数线。2024年我市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75分。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人就2024年天津市普通高考录取工作答记者问2024年天津市普通高考成绩即将公布。天津

    2025年03月21日
    21
  • 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中国在全世界电动车行业都是遥遥领先的

    专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出席并演讲。  罗英瀚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化和智能交通发展的中心,其转型速度、创新深度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雄心在

    2025年03月29日
    17
  • 奥园美谷涉8亿资金占用拟被罚200万

    登录新浪财经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2025年4月7日,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美谷(维权),证券代码:000615)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编号:鄂处罚字〔2025〕2号)。  经查明,奥园美谷涉嫌违

    2025年04月08日
    13
  • FPG盛财国际:油价复苏之路荆棘丛生 出口国面临关税困境

    4月17日,FPG盛财国际表示,近期国际油价虽有复苏迹象,但整体形势依然脆弱,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是影响油价的关键因素。尽管本周油价有所回升,但与四个月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对许多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来说是个严峻挑战。  FPG盛财国际认为,安哥拉、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出口国正面临巨大压

    2025年04月17日
    11
  • 上海驾校费用(沪学车价降至6000元左右 主因学车人数大减)

    图说:2013年5月,上海已将停车取卡项目纳入科目二考核来源:新闻晨报记者张佳琪【新民网讯】据新闻晨报,自从2017年10月1日驾考新规实施后,有关“史上最难驾考”、驾考合格率低、学员迎来“挂科潮”的说法不断。而上海学车一族则发现,驾考新规实施后,本市驾校学车的费用有所下降,目前报名价格在5200

    2025年04月21日
    10
  • 锡业股份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工作 拟启动回购维护股东权益

      4月10日晚间,锡业股份(维权)(000960.SZ)发布《关于股东提议公司实施回购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公司于4月10日收到控股股东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控股公司”)的《关于提议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函》,云锡控股公司提议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以集中

    2025年04月10日
    14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新秋
    新秋 2025年04月26日

    我是酷展号的签约作者“新秋”!

  • 新秋
    新秋 2025年04月26日

    希望本篇文章《杭州移动号码(用户不知情却被扣费八年)》能对你有所帮助!

  • 新秋
    新秋 2025年04月26日

    本站[酷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新秋
    新秋 2025年04月26日

    本文概览:用户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系统“黑箱”的维权拉锯战从未停歇。今年1月,钟艺突然发现名下多出一张“幽灵”电信卡,自己并不知晓也未曾用过,但却为此交费八年多。为追讨损失,她与成都电信、监...

    联系我们

    邮件:酷展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